下面内容是详细解释:
1. 强碱的定义:
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(接近100%)成金属阳离子(或相应阳离子)和氢氧根离子(OH)的碱。
常见的强碱包括:氢氧化锂(LiOH)、氢氧化钠(NaOH)、氢氧化钾(KOH)、氢氧化铷(RbOH)、氢氧化铯(CsOH)、氢氧化钙 [Ca(OH),溶解度不大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]、氢氧化锶 [Sr(OH)]、氢氧化钡 [Ba(OH)]。
2. 氢氧化锂的电离特性:
氢氧化锂溶于水时,几乎完全电离:
`LiOH(aq) → Li(aq) + OH(aq)`
由此可见其水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氢氧根离子(OH),具有强碱性(pH值高)。
它的碱性强弱与溶解度有关,但与电离程度无关。虽然氢氧化锂的溶解度(约12.8g/100g水,20°C)小于氢氧化钠(约109g/100g水,20°C)和氢氧化钾(约112g/100g水,20°C),但溶解的部分几乎完全电离。它是强电解质。
3. 与其他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比较:
锂(Li)是碱金属家族(Li, Na, K, Rb, Cs)的第一个元素。碱金属氢氧化物都是强碱。
在碱金属系列中,LiOH的表观碱性(即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)略弱于 NaOH、KOH等。这主要是由于锂离子(Li)体积小、电荷密度高,与水分子结合得非常紧密(水合能高),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OH离子的“有效性”或影响了溶液的活度。但这种差异是由于锂离子的性质造成的,并不改变氢氧化锂在水溶液中基本完全电离的事实。
从电离常数来看,LiOH的碱性常数(pKb)非常小(大约0.18),表明它是一种很强的碱。
拓展资料:
虽然氢氧化锂在碱金属氢氧化物中溶解度相对较低,并且其相同浓度溶液的pH值可能略低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,但它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。根据强碱的定义——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产生OH离子——氢氧化锂毫无疑问属于强碱。它与其他碱金属氢氧化物(NaOH, KOH等)一样,是典型的强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