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企为何不降价止损 16家车企签署不降价协议是哪16家 汽车为啥不涨价

车企为何不降价止损 16家车企签署不降价协议是哪16家 汽车为啥不涨价

特斯拉、比亚迪等16家车企“握手言和”,价格战正式结束

1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并不算一个好消息,由于价格战停止后,大家想低价买好车的梦想基本就破灭了。显然,比亚迪、特斯拉等16家车企这次联合 价格战一事,将会受到很多网友的谩骂,比如“为什么不让利于消费者,只想着自己赚钱吗?”之类的言语讨伐。

2、大约三年前这个时候,新势力们面对特斯拉的降价逼宫一度束手无策,只能转攻为守,等着特斯拉Model Y先公布价格。 如今的尴尬轮到头部自主车企了。

3、因此,诸如比亚迪、五菱等自主品牌在加大汽车出口量的同时,也关注着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经营。车市“价格战”战火蔓延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,车企促销降价是常见的手段,但今年年初,国内市场却少见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。

不打价格战,先承诺再删除,是什么让16家车企不淡定?

1、实际上可以被界定为另类的价格联盟,属于违法行为。虽然这只一个承诺书,不具备什么强制力,但灵魂上违反就有可能反映到实际行动中来,因此在承诺书签署的第三天,中汽协就发布紧急声明,对承诺书进行修改,删除有关价格的那部分表述。这个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,算是主动承担责任、消除影响。

2、缘故无他,这份《承诺书’里面16家车企一致同意“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”,意味着车门都不想再打价格战了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不到48小时之后事务就出现了反转,中汽协发布声明,称《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’里面涉及“价格”的表述不当,涉嫌垄断,因此删除了相关条款。

3、在7月6日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16家车企联合签署了《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》,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同时不得夸大虚假宣传。

4、简而言之,《承诺书》的核心意思就是不搞价格战,你能想到的加大终端优惠、降低新款定价,以及减配降价,增配降价等各种形式都包含在内。

价格战都OUT了!极氪001和岚图追光开始比拼购车权益

而极氪001则只是多了一个价格28000元的高性能空气悬架套装,但没有后排座椅通风、加热、按摩、丹拿音响、中央扶手这些配置。因此在享受到购车权益后,极氪001的驾控质感不比岚图追光差,但在车内的豪华舒适体验,特别是后排部分,学说上来讲肯定是比不上的。

就拿很多人都诟病的续航来入手吧,我在比了十几款电车之后,把最终的目标锁定在了两台接近700公里级别续航的中大型豪华纯电动车上,一台是岚图追光,一台是极氪001,不管是我看许多汽车测评视频,还是很多平台的搜索热度上,它们都算是目前这个级别里的抢手货。

如今,国内中大型车市场涌入了很多国产新能源车型,比如即将上市的岚图追光就是其中其中一个,预售价329-429万元,这款新车上市后,将会跟极氪001形成直接竞争关系。

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,30多万的购车预算,应该算是可承受的极限了。当然,这个预算也并不算低,毕竟30多万已经可以买德系三驾马车旗下的产品,更可以选择国产阵营中的岚图追光、极氪001这类中大型豪华电动轿车。

相比极氪001而言,岚图追光对后排家人的乘坐舒适性提升显然更让人心动。对于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车主来说,追光完全可以让大家无需担心后排家人对温度的适应性,毕竟每个人的座位都可以调整空调的温度、风量,甚至可以直接选择关闭空调。

底盘上,岚图追梦和极氪001都采用了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独立悬架,且调校风格都偏向运动。不过岚图追光配备了搭载空气悬架+CDC的组合,其适应性会更好,并且还带有“魔毯”功能,能兼顾舒适性。

合资品牌新能源车集体降价

1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建树不佳实属有目共睹。日前,据乘联会最新数据表示,6月份新能源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8%;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0.9%;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7%,一个令人欲哭无泪却又意料之中的数据。“大人,时代变了。

2、但即使是大众这样的车企,也陷入了降价热潮,就拿新款大众朗逸来说。新车价格就比老款降了几千到1万元不等。要知道朗逸可是以前加价都买不到的车型。要说降价的缘故,第一个肯定是国产品牌崛起带来的冲击。以前国产车普遍不怎么好,因此大众只能被迫选择合资,合资车不愁卖天然不会降价。

3、年初价格战的导火索,是由特斯拉价格下调所带动,部分新能源车企陆续跟进。有分析认为,直接原由于22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销量,23年政策退坡后汽车销量大幅下滑;根本原由于电动化带来自主崛起。

大众入股小鹏、奥迪购买智己平台!这波我们赢麻了?

大众入股小鹏,奥迪宣布和智己合作,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
不过由于大众集团旗下软件部门CARIAD研发进度落后,因此PPE平台目前的进度也已经落后。甚至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·布鲁姆公开承认奥迪“落后于竞争对手”。

“从卖技术,到买技术”,有小鹏的欣喜,有大众的无奈。 在燃油车时代,拿市场换技术,市场没了,技术也没学到。后来,随着领克和WEY打破15万元这条由合资品牌划下的分水岭,“远战丰田,近逼大众”的论调冒出头,不信的人很多。

奥迪打算从中国车企购买电动平台这事儿究竟会不会成真?要是真能成,为了在中国快速进步的电动市场获得存在感,奥迪也是拼了。 本来一开始我是不信的,然而架不住奥迪自己表演了一个不承认也不否认。 “奥迪一直致力于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步做出贡献。

年中销量盘点丨车企销量“完成率”谁更高?

1、通过上半年的销量统计,完成率较高的有比亚迪、长安、广汽集团、吉利、理想等几家,不过完成率都不超过50%,甚至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完成率只在20%上下,远不如预期。

2、今年上半年,理想汽车的销量为191万台,虽然与比亚迪、吉利等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,但从销量完成率来看,理想毫无疑问处在了更领先的位置上,达到了437%。不仅如此,理想汽车也是这些上市车企中唯一一家年度销量目标比上年增长,同时销量完成率提升的上市车企。

3、表面上来看,上汽集团用更大字号公布的2024年全年终端交付量达到了469万辆,似乎高于比亚迪公布的422万辆全年销量。但若以相同口径比较,前者在厂方产销快报中公布的全年销量仅为403万辆——毫无疑问,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年度销冠已经易主。
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