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:月光为笺,诗词寄情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这轮中秋明月照过李白的金樽,拂过苏轼的青衫,如今又落在你我窗前。为什么千百年来,大众总爱在中秋夜吟诗作赋?或许由于那些中秋诗词佳句,早已将思念、团圆与人生况味,都凝练成了最动人的月光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,在最美的中秋诗词里,感受”千里共婵娟”的浪漫。
一、旷达通透的苏轼式哲思
提到中秋诗词佳句,怎能不提苏轼的”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?这首《水调歌头》堪称中秋节的”主题曲”。词中既有”明月几时有”的天真发问,又有”月有阴晴圆缺”的深刻领会。最妙的是小编觉得——明明相隔千里,却因共赏同一轮明月而心意相通。这种豁达,不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吗?
同属”东坡牌”中秋佳句的还有《西江月》里”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”。中秋夜读来,仿佛能看见词人独对孤月的身影。这些诗词不单写月亮,更借着月光,道破了人生的真相。
二、深情绵长的相思之韵
如果说苏轼的词是月光下的哲学课,那张九龄的”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就是最温柔的午夜电台。十个字写尽异地相思的默契,成为后世引用最多的中秋诗句其中一个。杜甫的《月夜》更妙——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思家,却偏写妻子在鄜州”闺中独看”,这种”对面着笔”的手法,让思念有了双倍重量。
王建的”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”则像一声轻叹。中秋夜人人都抬头望月,可谁知道那些飘散的思念,最终会落在谁的肩头?读这些诗句时,不妨问问自己:今年中秋,你最想和谁”共此时”?
三、物是人非的时光之叹
中秋诗词里还藏着时光的密码。刘过《唐多令》里”欲买桂花同载酒,终不似,少年游”道尽物是人非的怅惘;晏殊的”愿得年年,常见中秋月”则是朴素却珍贵的期盼。最令人唏嘘的是辛弃疾”况屈指中秋,特别好月,不照人圆”——明明月色正好,却照不亮人间团圆。
这些中秋诗词佳句像时光胶囊,封存着古人的欢笑与遗憾。当我们读到”二十年重过南楼”时,是否也会想起某些回不去的从前?
小编归纳一下: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
从张若虚的”江月年年望相似”到现代人的朋友圈晒月,中秋诗词佳句就像文化基因,代代相传。这个中秋,不妨学着古人”把酒问青天”,或对着月亮读一首《水调歌头》。毕竟,再先进的通讯技术,也比不上”千里共婵娟”的诗意浪漫——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