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有蓝天:高位截瘫女子的生活绽放之路
开篇:那片蓝天,是她不灭的希望
“拽着绳子仰望窗外蓝天”的张启琴,用30年时刻诠释了生活的韧性。当意外夺走她行走的能力,却夺不走她心中那片瓦蓝的天空——窗外有蓝天,成了她对抗命运最温柔的武器。这位高位截瘫的青海女子,从病榻上的绝望少女,到经营桂花商店、创作非遗花儿的作家,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:只要抬头,窗外永远有蓝天在等候。
坠落山崖后,她怎样看见第一缕光?
17岁那年的一场意外,让张启琴从山崖坠落,高位截瘫的诊断书几乎掐灭所有希望。医生断言”活不了几天”,家人含泪准备后事时,这个倔强的姑娘却在生死边缘抓住了那根救命绳索——不是比喻,而是父亲拴在房梁上的尼龙绳。每天拽着绳子起起落落,褥疮溃烂的疼痛中,她竟学会了用收音机倾听全球。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‘孙大姐信箱’的回信,就像窗外透进来的第一束阳光”,台湾爱心人士捐赠的轮椅,让她终于能重新看见窗外的水库、青山和那抹不变的蓝天。
桂花商店里,轮椅转出的新天地
“开小卖部也要开成山沟里第一个‘超市’!”父亲为她搭建的桂花商店,成了张启琴连接外界的窗口。顾客自取商品、自找零钱的经营模式,竟超前于县城超市的兴起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她拽着绳子操作电脑,为村民代缴社保、充话费的身影——左手紧握绳索保持平衡,右手艰难点击鼠标,这样的姿势一坚持就是十年。中国农业银行”金穗惠农通服务点”的牌子挂在土墙上时,她说:”轮椅转动的每个圈,都是好生活的年轮。”
笔尖上的蓝天:从病榻到非遗传承
当作家井石在QQ群发现她创作的花儿时,没人想到这些灵动词句出自卧床三十年的残疾女子之手。”太阳出来着红艳艳,麻雀儿唤醒了人间”,她的花儿集《尕妹是耀人的牡丹花》收录近千首作品,让河湟非遗文化有了新的生活。青海作协的大门为她敞开,几何书店的签售会上,读者们看到的不是轮椅上的病人,而是眼里闪着光的作家。正如她常说的:”身体困得住我的人,困不住我看窗外蓝天的心。”
蓝天之下,生活永远有出路
从签署遗体捐献协议到成为普惠金融服务员,张启琴把”回报社会”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。如今她仍喜欢拽着绳子望向窗外,那片蓝天见证过她的泪水,也照亮了她的绽放。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会她的视角:当生活给你一副烂牌,就把它打成向阳的窗——由于窗外有蓝天,永远有蓝天。正如她花儿里唱的:”人生的路儿走不完,轮椅转,好生活双手俩实现。”这大概就是对生活最温柔的致敬。